一天早上,刚交完班,县立医院住院部12楼医生办公室来了父女两人,手拿锦旗,连声致谢我科医护人员。
孙先生回忆说,一个月前他14岁女儿住校早起洗脸刷牙时同学发现她手部出血,仔细一看孩子右手无名指竟然不见了,残端出血不止,竟然没有觉得疼痛,所以没有发现手指已经掉了,急忙回宿舍寻找,在高低床边找到了离断的手指,学校老师及时拨打120电话,急救车送到县某医院,可是医院没有手外科,接不了手指,让我们转往菏泽或者济南接手指,当时时间紧急,转往菏泽、济南路途较远,怕错失手术最佳时机,家里人都焦急万分,幸好有亲戚知道曹县县立医院能接手指,才避免远走他乡就医,120急救车这才把我们送到了曹县县立医院手足显微外科。
“断指再植这类手术是跟时间赛跑的手术,黄金时间一般为6—8个小时。如果超过时间,断指再植后感染、坏死的几率就会增加,所以我们立即给病人做了断指再植手术。”我院手足显微外科周立峰主任说。
周立峰,主治医师,毕业证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系,曾工作于河南开封155医院手足显微外科,商丘骨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,进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,专业擅长:断指再植,手指再造,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修复,四肢组织缺损组织移植修补,四肢创伤骨折,畸形矫正,功能重建等。研究方向: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技术。
微观世界里的针线活儿
周立峰主任说,“断指再植有别于其他手术,由于手部血管十分纤细,管腔直径小于1毫米,所以整个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完成,医生需要将显微镜调整至放大20倍,才能把血管放大至一根细电线般大小。越靠近指尖,血管就越细,吻合血管的难度就越大,手指坏死的发生率提高,手术难度相应加大。孙某右手环指是上下床缘挤挫导致完全离断,断端不整齐,软组织损伤严重,血管神经挫伤比较严重,成活率较低,因而对手术医生的能力有较高要求。”
因为伤口处布满灰尘和黑色颗粒状异物,创面重度污染,医生首先给伤口进行了清创,耐心地用显微外科的小剪刀将骨头碎片一点点剔出,并将附有污物的骨头断面去除。紧接着,用直径1mm的钢针将断指骨头对接固定后,展开了对断掉的血管、神经、肌腱、皮肉的连接缝合手术。
周主任回忆,手术中共缝合了2根肌腱,2根指神经,2根指动脉血管以及4根指背静脉血管。手指的截面很小,缝合血管、神经、肌腱的难度可想而知。血管和神经都是极细小的,但是又存在很大不同,手指神经是单纯的感觉纤维,实心的,只要有良好的对合,就能够迅速再生得到比较满意的恢复。而血管不同,血管是中空的,缝合后必须保证仍然中空供血液流动,因而断掉的血管重新接合时只是缝一层薄薄的膜,难度更大。
血管的缝合线粗细只到头发丝的1/5,不借助显微镜单单肉眼看时只能看到血管针而看不到缝合线,唯有在显微镜下这根“隐性”线才会现身。一根血管一般要缝上8针左右,“缝一针,打一结。”孙某断指吻合了6根血管,缝了40针左右,过程中几乎连眼睛都不能眨一下,需要医生保持极度的耐心。
手术是场持久仗 考验医生技术更考验耐力
术后24—72小时内,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。因此医生每1—2小时就去观察一次孙某的情况,发现再植后皮下血液循环情况良好,接上的手指已经存活。孙某恢复得很好,2周后就出院了。
在周主任眼里,这不过是手足显微外科里面一台极其普通的手术。他提到,有时候会遇到多个指头断掉的病人,手术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,显微镜下操作就超过10小时。有时候做完手术,沾着凳子边,人就睡着了。
正因为有他们不怕苦的敬业精神,才会有病人的重获新生。
用大白鼠尾巴练功夫
要练就显微镜下的硬功夫,需要台下下功夫。“真得感谢那些大白鼠,他们是我们练‘针线活儿’的试验英雄。每名合格的医生在上手术台前,需要先脱产在实验室练习缝老鼠尾巴。”周立峰主任说。
“一般都是把老鼠尾巴从根部切成十段,然后从根部开始,一段段接起来,如果能够通血接活,就说明成功了。”他说,“大白鼠要提前注射麻药,然后将四肢固定起来,越靠近尾端,血管越细,所以一般都是先从根部开始连接缝合,循序渐进地练习。如果能顺利把尾巴尖儿接上,说明技术练得差不多了。”
“当年我练习时,自己买了大白鼠,一次十只,晚上加班练,有时能练一个通宵。”周立峰说,“要在直径1毫米的血管上做针线活儿,没有硬功夫肯定不行。”
周立峰主任温馨提醒:断指再植有一定时限。一般认为在常温下6~8小时之内就必须要做断指再植的手术。尤其夏天天气炎热,这时可将断指先用无菌敷料或相对干净的布巾等代用品包裹,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。再在周围放上冰块,和病人一同转送附近有再植条件的医院。如果没有冰块,也可以用冰棍、雪糕代替。断指不可直接与冰块或冰水接触,以防冻伤变性。
此外在保存断指时,要注意: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,所以千万不要将断离指浸泡在酒精里,就算要冲洗,也只能用生理盐水。